顯示具有 Random Thoughts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Random Thoughts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6月19日 星期三

True Value



朋友見到我的畫貼上標價 於是要向我買畫 標價的原因是一起展出的兩個畫友是職業畫家他們藉此為生 我不能一個人搞 non profit 打亂他們行情。與朋友做買賣總是有些尷尬 標得太高讓人不知如何拒絕 標得太低又顯得藝術品十分不值。

我建議 不用購買 我把她喜歡的畫送她 但是她替我捐狗食給她致力營救流浪狗的弟弟 如此一來 我的畫產生了不同的價值 她可以天天對著她喜歡的柿子 弟弟添了點資源 幾隻狗兒也可以吃頓飽飯 我的創作也不用留在家中積灰

說起這位朋友的老弟 是我眼裡的英雄 也在此分享他的故事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20604/34275808/


Photo: "Good Morning" 9" x 12" oil on Gessoboard by Echo
(又是看不順眼之前的粉彩畫 重新把妹妹家的雞蛋畫成油畫)

2013年5月24日 星期五

A New Chapter?

在業界 30 餘年的舊金山某證券公司 四位掌門邀我到談判桌談合并 一個 86 歲的創辦人 身體已經半彎幾乎退出管理 另一個 76 歲的創辦人 被帕金森症襲擾 身體狀況比 86 歲猶衰 50 歲的執行長 D 臉色黑青 看得出嗜煙酗酒 壓力龐大 是個不快樂的人 三年前入股的董事長 R 財力雄沛 文學藝術底藴深厚 是整個公司的靈魂人物

兩個老者開口 "我們年紀大了 想要找一個年輕的接班人 讓公司永續經營 D 一個人扛所有的管理和行政 他雖擅於會計和電腦相關技術 但是不善開展業務也欠人脈 妳正好與他截長補短"

承蒙看得起 是我不認識自己還是他們有迷思 我既不年輕 又害羞不多言 長袖不善舞 在商場並無優勢 我喜歡食衣住行育樂 對開疆拓土沒有太大野心

老先生顫巍巍的繼續鼓動 "妳現在事務太多 責任太大 如果兩家公司合并 妳的開銷立刻減少 我們也可共用員工 你自此不用面對證管會三天兩頭的稽核刁難 昂貴的營業證照費用也省了"

一切發生得突然 我還在估量對方 董事長把我我請進他的辦公室關上門 開門見山 "我很挑剔和我一起合作的夥伴" 我且當是種讚許 "不瞞你說這間公司要不了幾年 就會面臨老人凋零 後繼無力的情況 不但兩個合夥人年邁 跟隨他們多年的經紀人也都已屆高齡 公司需要年輕化也要轉型"  我说 “我最直接的顧慮是執行長 我的加入勢必讓他覺得受到威脅 如果他產生阻力 我也難做事。”“這個妳不用擔心 我已經和他有過認真的會談 他必須要配合這樣對大家都有利 我也會把我的資產管理全套本事傳授給妳”

他們即將搬入金融街一棟 Class A 的辦公樓 我們相約去看新的辦公室  D 率著一群老弱殘兵出現 一個老先生對我說 "妳看起來很正常 怎麼會和我們混在一起?" 我說這個景象活像 “Herding the cats" D 笑了 笑得很開懷 "You are very funny"

他放下武裝 指著面窗的 一排辦公室 还没上漆铺地毯 "我讓妳自己挑 但是這間有兩面窗 我想你會喜歡"





2013年4月17日 星期三

行銷術? 詐術?

幾天前接到一通電話 號稱替 Larry King 節目拍攝 In View Series 節目的傳播公司製作人 說明現今美國經濟狀況讓許多投資人擔憂 他們希望能夠製作一系列教育性節目指引投資人如何因應 他們的 research team  找到我 因為除了摩根大通 Goldman Sachs 之類大型公司外 投資人也可選擇我這類中小型公司 他顯然事先做了功課 知道我何時購入公司 了解公司營業項目 也提到一個亞裔女性在男人世界裡競爭又有國際色彩 十分符合他們要求的故事性

我的雷達立即豎起 好奇他葫蘆裡到底賣什麼藥 他繼續道來 他們尋求的是 positive, educational 的故事 他們會花十小時拍攝 然後剪輯成5-7分鐘 profile 由 Larry King 開場 在 Fox 電視台播出 內容會是我的獨白 穿插華爾街 舊金山相關背景 事後我會拿到三個剪輯版本 一個是5分鐘在全國播出的節目 一個是一次性30秒廣告 如果要增加廣告檔次 可自行和 Fox 洽談以及濃縮版的 video 可以放在 social media 流傳

他說的熱忱 我已經忍不住打斷“What's the catch?"  對方答有三個要求 第一他們需要我的辦公樓允許他們的拍攝組員進入和架設所需設備 第二因為來舊金山同时要拍攝好幾家公司 所以必須配合他們指定的時間 第三 (說到真正的重點)因為這個教育性節目沒有廣告 所以需要由參與者支付他們拍攝小組從佛羅里達州到舊金山的機票 旅館和制作费用 他臉不紅氣不喘的說費用是30 萬美元如果有10家公司同意拍攝 我們就一人分擔$24,900

聽到這裡我已經不想深究 In View Series 的真實性 如果 Larry King 的節目連製作費都沒有 要求參與者付費宣傳已經失去媒體該有的角色 如果這位製作人打著他人旗號 藉此招搖撞騙 另人不齒也很可惡 如果他覺得一通電話 就會讓我興奮的掏錢也有辱我的智商 如果真如他們所說希望教育投資人也同時協助我曝光 我卻不領情的起了小人之心...掛了電話後有種烏煙瘴氣的不悅

2013年1月30日 星期三

Landfill Harmonic


能讓我掉眼淚的事情不太多 不過這個短片卻總是觸動淚腺 巴拉圭偏遠窮困的小鎮 Cateura  
村民多已回收垃圾為生 。Favio Chavez 原本也在當地垃圾場擔任生態技師 幾年前本想用自己的樂器指導村裡的孩子彈奏音樂 結果僧多粥少 於是興起使用回收資源來為孩童製作樂器的念頭 愛心 熱誠 想像力 加上村民的助力 他們嘗試各種組合用廢棄的油桶 叉子製作大提琴 水管加按鈕製長笛....  一個交響樂團不可思議的從 landfill 中誕生 也帶給這些孩子飛越困境的希望和一雙翅膀 但是不要低估這些回收資源的音色 孩子們一樣吹奏出天籟般的樂聲

我是個美其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的支持者 每開始一個 project 就要先購入最好的器物 我的銀笛可以抵上整個 landfill 樂團的樂器價格 但是卻經常讓它躺在黑盒子裡幾個月不去理會 也不認真練習 吹得上氣不接下氣 在聽到另一個 Landfill Harmonic 影片完整的演出後 除了鼓掌也不禁汗顏。

photo: Sonoma Mission


2013年1月25日 星期五

筆鈍

停格許久除了忙碌這個事實 真正的原因是突然有種 identity crisis 不知部落格的主軸目的為何? 近來有個流行語 humblebragging 指 social media 裡各路人馬假意低調謙虛卻又不斷放話吹捧自己 猛一驚我會不會也不知不覺淪為其中一員?

幾年來把自己的生活赤裸裸攤開 既不為名也不為利 不為了出書 販售商品或其它商機 我沒有獨門秘方 資訊撇步提供大眾 無特別理念需要發抒 也無獨家觀點激發讀者靈感 那麼誰在意我今天吃了什麼?料理了什麼?明天去了那裡?穿了什麼衣服?我的情感糾結煩惱壓力又與他人何干?此念一起就更加無法下筆

幾個月前找到人生的 calling 在作畫的過程中 心情無比沈靜快樂 也歡喜的在格裡登錄著自己的作品 學習的軌跡 但是近來同樣疑惑的聲音在耳邊干擾 職業畫家公開畫作 經營網站 累積 followers 理所當然 但是我這些 amateur 作品搬出來野人獻曝攪和什麼?於是像個蚌殼且把自己閉鎖 

好幾次試著提筆追憶冬宮的華麗 赫爾辛基的岩石教堂 奧斯陸的雕像公園 柏林國會大樓的玻璃 Dome.... 寫著寫著發現 wikipedia 資料照片涵蓋歷史比我詳盡 我的流水賬對讀者有何意義?

我還是沒有答案 搞“自閉”也只是個人心境轉折 平時還是很 enjoy 閱讀格友們的生活分享 也許有一天釐清自己 這一切又變得理所當然。

2012年12月26日 星期三

此刻心情


今年聖誕節十分低調冷清 公事上有許多需要年底結算 收尾或 renew 的行政工作 家中另一人好不容易才從兩個多月前的左膝手術復原 聖誕節前三天又動了右膝手術 更加無法遠遊 忍不住翻白眼 怎麼今年我的生日和年節都在照顧傷患? R 說如果我有意見可以把手術延後到明年不用趕在此時 但是既然他的工作機構年底關門兩星期保險也涵蓋 不如藉此一併解決

雖然心裡嘀咕麻煩 又回到服藥 冰敷 復建 哀哀叫的循環 但是健康至關重要 少個聖誕 party 少個禮物 少個吃喝聚會 實在微不足道 禮物反正也是我自己挑的毫無驚喜可言 就是畫布 畫筆 顏料。

生日時 R 建議買雙過膝高根長靴送我 想想這個禮物對我無啥意義 太普通的看不上眼 喜歡的 Gucci 麂皮靴雖然有型但是價位超出預算 風尚吹動的又快 不多時又過氣 何必?於是很實惠的要求了一個功能超好的 Soltek 畫架

年歲越長 發現自己越加不喜歡 multi tasking 把自己分得太散什麼事都做不好 徒增唏噓。眼下算是徹底認清人生有限 已經浪費太多時間在自認重要其實不重要的事情上 接下來應該去蕪存菁集中有限的時間體力在值得的追求上

我從來就沒有過女強人商場廝殺的野心 許多時候是情況驅使 說穿了也是為五斗米折腰 暗下決心明年請個專業經理人 讓我能漸漸的從繁瑣的例行管理事務上退出 即使利潤減少 但是更多的自由和豐足的精神是無價的

2012年5月20日 星期日

得失

缺席許久 有種不知從何拾起的脫節和疏離 沒有遠行也無意外狀況 只是處於身心疲憊的狀態。

從年初起至四月就不停的為新事業忙著 幾乎沒有喘息的機會 許多個週末在關閉空調的辦公室渡過 臉上多了幾條細紋 頂上添了些許白髮 夜夜失眠 腦裡輪轉著千百件未完成的事項 每天總有不在計畫中的突發狀況和解決不完的問題 黑暗中睜著眼自問 “騎上了虎背 還下得來嗎?” 光舊金山一個城市估計有七千家餐館 小食 咖啡店,而註冊登記的證券公司 財務公司全美只有 4600 家 重重門檻 進門難想脫身也難。

大半生都在工作 不是吃不得苦 但是做個領薪的 executive 不用擔心發放薪水的來處 不必顧慮可能的法律訴訟 出門旅行不用忐忑不安 天塌下來總還是有老闆頂著

放棄了五月和姊姊去意大利的美食之旅 擱下才上心的油畫 就在我覺得逐漸枯萎之際  有天突然覺悟這不能是個常態 也不是我立定追求的生活 只要盡了心 即使失敗 大不了下台一鞠躬。 一旦放下心魔 不再夜夜驚醒  也開始有閒暇 “過日子”。 隨著工作漸上軌道 是運氣也是勞心勞力的付出 四月的財務報表出爐 營業額已是接手後的數倍。


指望生活工作一帆風順沒有困難挫敗無疑是妄想 但是有個扛得起得肩膀和用正面心態去因應是我主要的功課 今天是週末 決定不加班 來到近郊的玫瑰園 欣賞滿園的繽紛芳香 算是體現了那句 cliche  "Stop and smell the roses"













2011年8月22日 星期一

危機意識?

R 的家族又有兩名成員最近添了新生兒 與其每次買小衣服玩具送禮 持續不了三個月 我決定這次換個方式 買純銀的銀幣相贈 近來股市動盪 黃金白銀倒是猛漲 想想這個禮物至少未來還有增值的潛力。


去 coin store 洽購之時 店家問我要不要也買一些 survival silver 我聽的一頭霧水 這是啥物?老闆認真的解釋 如果經濟一直敗壞 勢必通貨膨脹 貨幣不值錢 萬一有天超市全體罷工 店面關閉 你就可以拿這些銀兩去農夫市場換棵生菜。我聽的目瞪口呆 光是這個悲觀的前瞻 就可以把他和家母湊成一對。真會有這一天嗎?雖然覺得遙遠的不著邊際 但是突如其來的彷彿一片烏雲籠罩

當然近代史裡也有不乏戰亂之際一卡車鈔票也換不了一袋米的慘例 但是真到了那個用銀錠換生菜的節骨眼 農夫市場還開得了嗎?怕不早被暴民搶奪一空。我一向沒有購買金飾習慣或收到過這類饋贈 只有一個小金豬墜子是我在首爾的珠寶店看了覺得可愛 媽媽買下給我的。正好戴在脖子上順手讓老闆秤秤他說你可以賣$660 我竟也忍不住擔憂這個小豬能讓我換到幾兩肉


看來還是要效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 victory garden 自給自足 不過我忙了一個夏天 那兩株番茄也只夠讓我吃上幾頓沙拉 我吃素就罷到時拿什麼去餵貓小姐呢?唉怎麼家母的基因突然顯現 走上杞人憂天的不歸路.

2011年3月21日 星期一

不得閒

我一向需要獨處空間 加上喜歡探索新事物新地方 即使感情處於真空狀態 也不覺得太寂寞 就是身邊有伴心裡有依託 也不耐整日粘膩或是電話裡談情說愛 交待生活雞毛蒜皮細節 總之這是我個人毛病 所以當我知道 R 要去東岸工作一星期 竟然有些欣喜

不過他的缺席並沒有得到我預期的清閒 先是外甥女 Jessica 從西班牙返國度假 全家人自然是要團聚 在妹妹家聚餐 免不了又是我掌廚 飯後又被妹夫逼得留宿 全體再看一次表演照片 他看得驕傲又陶醉 但是幾百張照片看得我們疲累的幾乎昏睡過去

第二天D 來電 他的室友有外地訪客 他大方讓出自己床位 問是不是可以來我處住一宿 我當然同意 匆忙奔出採買張羅了一頓簡單的日式晚餐 味增湯 生魚片 烤鰻魚 蔬菜加上 mochi ice cream 我們鮮少單獨相處 但是沒有R 在一旁 parenting 我們更像是朋友 我也不想把他當孩子看待 成天問東問西或是嘮叨衣食起居 飯後我拿出顏料畫畫 他拿出功課坐在我的對面做 school project 彼此作伴卻不干擾 也成了我們之間最好的相處模式

(Pinot Noir wine jelly 搭上 Brie cheese 堪稱美味)

週末是女友生日 她和前男友分手數年後始終未遇到一個可以認真交往的對象 每逢節慶生日便格外沮喪失落 我於是邀約了好友們在家中為她慶生 這下不得了 除了滂沱大雨中跑幾處市場買菜外 還要打掃整理家務 因為每個人的家中都物滿為患所以不再互贈禮物 一個帶來兩瓶好酒 一個備了壽星指定的 lemon tart 一個燉了一鍋烏骨雞湯 我還十分有心的備了 Min 的新書 裸食:好食好日好味道 不過書本太受歡迎 還未到壽星手中 已經中途被人攔截硬是不還哩!


尚未從宴客的忙累中恢復 又接到客戶電話安排我立即飛紐約開會商議大計 決定喘口氣緩兩天再出門 這下R 前腳下飛機 我又後腳上飛機 不知他對我的出差是否也暗喜?








2011年3月9日 星期三

瞎操心

對於維也納交響樂團二月底在 Berkeley 大學 Zellerbach 的演出 我期待已久 早在去年就訂好了票 當初其實是為了馬友友四月份的演出 但是他的演奏會不但出手要快 往往還是一票難求 如果要提前預定就得買下一系列的 special performances 也因此得以聆賞這個世界頂尖樂團的演出

既然到了 Berkeley 我索性約了 D 出來吃晚飯 住在宿舍的他最期待一個星期可以有一次吃到家常菜 或是上館子打牙祭 看到他狼吞虎嚥幾乎包辦了整隻北京烤鴨 又讓我陷入一種矛盾 該常常召喚他回家吃飯 還是讓他獨立有自己的生活呢?

到了演奏廳 我好整以暇坐定等待 這時有一位十分年邁 看來有8,90 歲的老先生 巍巍顫顫的柱著拐丈 步履艱難的在觀眾席的排列中移動 緩緩的來到我的右側 磨蹭了半天才彎得下他的膝蓋坐在我的隔壁 然後慢慢的從口袋掏出一顆巧克力放進嘴裡 兩手交疊在拐丈的把手靜待開場

我忍不住觀察 想他一定是個認真的樂迷 即使如此年邁還有這樣的好興致 可以想像以他的情況出門一趟十分不易 可能老伴也已離世....就在我的揣測打量中燈光暗滅樂聲響起 我從眼角的餘光看到他閉上眼 似乎十分專注的聆聽 再看一眼 咦! 他的頭垂下 兩臂也鬆軟下來 兩腿不自覺地攤開竟然還發出輕微的鼾聲 我直替他著急 怎麼千辛萬苦的來到現場 才一起頭就睡著了 這豈不遺憾! 這個樂團 24 年都未來灣區演出了 我很多管閒事的想把他推醒 又怕失禮惹人嫌 就這樣老先生睡了半場 我也頻頻的偷瞄希望他能醒來享受這場音樂饗宴

上半場樂曲結束 全場響起如雷掌聲老先生也從好眠中驚醒 中場休息時段又見他掙扎半天起身 搖搖晃晃吃力的上下階梯往洗手間行進 我又開始瞎操心 擔心他摔跤或是無法在開場前回到座位 心神不寧 老先生在開演前終於回到座位 同樣的大費周章挪步彎膝吃顆巧克力 認真的等待下半場的曲目 心想他睡了前半場 這下應該有精神了 並不驚訝的他又迅速進入夢鄉 最後終於在眾人掌聲雷動下醒來 欣賞了最後 short and sweet 的安可曲

我整晚無由的乾著急瞎操心 又慨嘆年老的悲哀 但是我只是從自己的眼睛看待事物 也許身在座無虛席的演奏廳裡聽者優美的樂聲入眠也是種無上享受

2010年8月11日 星期三

父子倆

D 出門將近兩個月 先是登山差點迷途凍死回不來 在高原騎長途單車把體能耗盡癱了幾天 又在荒野中被幾隻飢餓的野狗包圍 今天從秘魯的一個小鎮告訴我疑似得了瘧疾忽冷忽熱腹瀉發燒。 。 。我能做的只是逼他立刻就醫 不要心存僥倖認為疾病拖兩天就會好 這個平時粘人看似毫不獨立的男孩子一幌也兩個月獨立生活 自己設法在有限的經費中(自己的存款和之前販賣手做飾物所得)張羅食衣住行體驗生活 雖然有時也覺得心疼 還是要放手讓他成長不要留在溫室裡。我決定破例(我一向行裝極簡)在九月會合時給他帶上平時喜歡的零食,新鮮 mochi 海苔米果 芝麻糊 巧克力 不過最實惠的應該是塞幾張應急的大鈔吧

R 替一位舊金山政商界具相當影響力的重量級人物寫傳 為了傳記內容需要 上星期陪同參加由這位先生召集為期五天的一個智庫型的會議 全程貼身觀察採訪。這次會議的主要議題是如何解決第三世界國家貧窮問題 各國精英包括前副總統高爾也在受邀行列,不過我忍不住要嘲諷兩句 議題是解決窮困 他們可是搭著造價五千五百萬美元的私人飛機飛到 Aspen 的 luxurious resort 每天還有盛大晚宴 光是每天的服裝 dress code 就有一整頁的說明, 撒下大筆銀子酒足飯飽的討論飢餓問題好像距離真實有段距離 話雖如此還是要給這位積極參與實際作業及大額捐款的慈善家credit 為富不仁的大有人在 至少他已經默默的改善了許多邊遠地區的生活。

我雖沒赴會但是每天被 R 電話干擾 “到底什麼是business casual? 什麼是cowboy casual?黑色sport coat 可不可以搭灰長褲?那件襯衫要配那件長褲?” 呃...你們要幫助的人可是沒有衣服鞋子可穿噢

2010年8月1日 星期日

風險


為了九月去南美洲的行程 今天去 travel clinic 注射預防疫苗 我們的回程是從波利維亞入境阿根廷 入境的先決條件是必須出示 yellow fever 的疫苗證書 原打算打了一針 yellow fever 就走人 沒想到事情並不如我想像的簡易

醫師詢問了我的路線後 決定我還必須接受傷寒疫苗 但是因為要去亞馬遜叢林 瘧疾依然肆瘧 必須攜帶預防和治療的藥品 她解說瘧疾是白天出來咬人的蚊子傳染 還有晚上出動的蚊子有登革熱的威脅 聽到這裡我已經一陣頭昏

此外還包括我已經注射過的 A型肝炎 B型肝炎 破傷風 但是如果遇到惡犬 狂犬病也要考慮 還有N1H1 尚未完全消滅 建議我得打預防針 因為我要去的城市在玻利維亞的高原 超過一萬呎的高度 必須攜帶治療高山病的藥物和治療急症的抗生素。。。。

等到聽完所有必備措施 我覺得自己已經腿軟 那也不想去了



幾年前去瓜地馬拉 仗著自己體健 甚麼也不準備 結果在首都
Antigua 一家高級旅館的餐廳用完了一頓燭光晚餐後 當天半夜裡上吐下瀉來勢汹汹 短短三天嚴重脫水少了七磅 眼眶臉頰凹陷 R 翻出急救用的炭片要我嚼下 結果毒沒吸出 反倒弄得我一嘴唇齒口舌全部漆黑 狀至恐怖



當時已經飛到了
Tikal Jungle 奄奄一息的躺在蚊帳內 小D很驚恐的看著面色慘白的我 雖然很掙扎我的身體只想一直睡下去 最後還是用意志力把自己拉起身 緩緩爬坡登頂俯瞰叢林裡遺留的馬亞遺跡 現在回想起來沒有遺憾



出門三分險 如果太專注於避險 恐怕也難免要錯失許多人生的美景吧


2010年6月5日 星期六

女人味


日本八天行 我與母姊三人都只有一個可以帶丄飛機的手提行李 我的箱子是最小的一個 除了身上穿的牛仔褲 恤衫 薄風衣 厚底人字拖 我的小箱子內還有兩條長褲 兩件洋裝 五件長短袖無袖上衣 一件小毛衣 一雙涼鞋和一雙折疊的 Sue London 軟鞋 一把折傘。到成田機場和我們會合的友人驚呼 "你們怎麼一點也不像是女人出門!!” 不確定這話是褒是貶?

第一天把我們帶到表參道 六本木 midtown 逛街 我對鍋盤碗筷的興趣遠勝過名牌時裝 即使是打折物品 如果沒有需要 再高的折扣也無動於衷 他又忍不住發話 “特地安排 shopping 行程 怎麼不似以往同遊日本的台灣女性 對購物竟然興趣不大?”

再把我們領到所有女性的致命要害 - 藥妝店,琳琅滿目的產品看得我眼花繚亂頭皮直發昏 種種訴求 美白 保溼 防曬 滋潤 蓋斑 透明 毛蟲似的假睫毛 睫毛膏.....我雖也愛美 但是一張臉到底能吸收多少東西? 算是到此一遊似的買了管近來美妝時尚的 BB 霜交差 見到我手上只有一小件戰利品 這位老友直搖頭歎息 “人家都是來採買一整年的保養彩妝存貨 你實在太沒女人味了!!”

念在交情深厚 加上尚餘幾分自信 對於有沒有女人味的評斷並未造成心靈傷害 但是何謂女人味? 一般的定義大抵是小鳥依人 婀娜多姿 風情萬種 溫柔賢淑 或者靜若清池 動若漣漪。記得十七歲時曇花一現的男友嫌我不吵不鬧 從不耍潑撒野 不會大街上扭頭甩耳光就走 甚無挑戰刺激也沒女人味 拜託!沒教養和女人味是兩碼事。

我寧可做個善體人意 通情達理 行動獨立 思考獨立 雙肩能扛 self sufficient 的大女人。 對了 有沒有女人味與我買不買香水無關 本人的鼻子對邪香過敏哪





2010年5月24日 星期一

談話的藝術


上個週末參加另一場喜筵 坐在我身邊一位來自黎巴嫩的先生十分健談對著桌上的人頻頻發問及發表高論 但是對於他往往不經過濾的發射 讓人實感吃不消

新娘的父親前來一一致意 這位先生發現態度謙和的翩翩君子是位聯邦法官時 很詫異的追問 “為何我在電視上看到的法官都是橫眉豎目 把律師們叱罵的狗血噴頭 你怎麼一點都不像他們 你真的是嗎?”

法官只好幽默以對 “你說的這些行為我也可以辦到 我唯一不能做得的是去停車場替你取車”

他先假設我是日本人 等我更正後十分不以為然的說 “中國人那有你那麼高的?”
在地球上的十幾億中國人 難不成只有一種尺寸?

接著假設坐在隔著一個位子的 D 是我的兒子 發現不是後又追問 D 的媽媽是何人 種?
D 回話 “日本人”

“她為甚麼不在這裡 在日本嗎?”

“不 她住在泰國 ”

“一個日本人為甚麼要住在泰國? ”

誰規定日本人就得待在日本

“她的丈夫在泰國工作 ” D 還是禮貌的回覆

“甚麼! 她有新的丈夫 ? 她的丈夫做甚麼?”

“是個美國記者派駐泰國 ”

“WHAT?? 她已經嫁過一個記者 還要再嫁一個記者 another white boy?”

和一個孩子討論這些實在是無禮至極 有失分寸

這時 R 的表姐來到我們的桌子 讚我的衣服接著閒聊問起何時該喝我的喜酒 我說你們家族龐大 一個夏天已經有四場喜筵 我就暫時不湊熱鬧了 讓大家喘口氣

這位老兄突然轉頭加入對表姐說 “妳要知道 問題不在她 而是在男方 如果男方不開口 她也無可奈何”

奇怪了 我們素昧平生 他倒是可以隨口做出妄斷 荒謬的離譜

“女人青春有限 美麗的東西不持久 我要勸導妳的男友立刻行動 before it’s too late”

好像我身上貼了 expiration date 的標籤 再不銷出就賣不掉了 憑啥認定主控權一定在男方?

小 D 也聽不下去了 起身把我拉走 “不如我們到別桌找些有趣的人聊天 ” 可惜 R 忙著和表兄敘舊錯過如此精彩對話

2010年5月19日 星期三

緣份

上星期六去參加同事 Y 的婚禮 算是遲來的喜酒 他是我第一個聘入的員工 從大學畢業後沒多久就加入公司 這十幾年來 他曾兩度辭職去別處上任後又要求復職 我們也不為難 畢竟大家一起打拼過很長的日子

從二十出頭小伙子開始就不見他有過任何交往對象 除了個性靦腆被動外 眼高於頂是個問題 他所心儀鍾情的永遠是外型特別出眾的韓國選美小姐冠軍 中港台知名女演員 電腦銀幕上的 screen saver 一定是當紅的美豔女星范冰冰之類 工作枱上也總是擺著本埠星島小姐選美年曆 纖腰豐臀婀娜多姿 每日對著他巧笑倩兮 連睡枕上印的都是台灣女名星的肖像

眼看他一年又一年蹉跎 同事朋友們也常熱心介紹安排 但是他不是嫌對方年紀大就是外型不夠美麗 雖然 Y 也說不上是潘安再世 但是人各有志 他願意苦等佳人出現也沒礙到他人 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監

母親視他為乾兒子 不時勸導“娶妻娶德 內在美勝過外在美”他當然也沒聽進耳裡 完全遵從另一個同事的怪論 “娶到美嬌娘要受氣 娶到母夜叉也要受氣 反正裡外要受氣 不如受氣時看著賞心悅目”

幾個月前在另一個同事的表妹引介下 Y 和 H 成為 facebook 上的朋友 他們交換了一些郵件照片 女方長相甜美 但是Y 一逕抱怨對方太胖直逼200磅 嘴裡雖然叨念 他還是同意飛一趟德州面對面進一步認識 回來後重點仍是繞著體重 嘆稱他的雙臂都無法環繞 沒多久聽聞女方辭去工作打包遷來舊金山 不到三個月兩人已經舉行公證儀式 接著就是上週的喜筵

對方的外向活潑 積極和對他的用情顯然立即擊潰了他多年來自己築起的無形障礙和心防 他現在每天有人駕車接送上下班 料理美食 一起出遊作伴說知心話 如此不景氣之際妻子還立即謀得一職 誰說娶妻非得受氣而不是福氣

尚未收到新人的照片 且放上當晚手機拍下的畫面 滿足一下看官的好奇心



** 極傳統中式婚禮 同事交待不能穿紅豔過新娘 又不能穿黑穿白過於暴露 只好搬出箱底 Vivienne Tam 早年一款設計 雖是黑底但是上面佈滿百子圖之類小人 也算吉祥吧

2010年1月28日 星期四

Food Revolution

每個星期三的晚上是我和姊姊的 girls’ night我們通常會在我的廚房聯手試驗一些新菜 或是上新館子 甚至放縱自己吃宵夜 昨晚因為老薑出遠門數日 我們轉移陣地在她18層樓山城夜景盡收眼底的廚房 把媽媽也拉進來一起玩耍 我多年的樂友 Dr. T 臨時加入 雖是異性我們也不排拒 順道也請教他身體各類疑難雜症

這次媽媽要為我們做一道從小吃慣的韓式辣年糕天婦羅 (下回再分享) 加上家姊的 braised short ribs 因為 Dr. T 茹素多年 我把冰箱翻得出來的菜蔬 快速整了一道沙拉 炒了一盤甜豆 端出兩天前實驗成功的蔥燒餅 四人將就湊活.

餐敘間談到美國畜牧業的不人道養殖 基因改造的穀類和豆子 一般超市外表光亮食而無味的蔬果 捨棄當令當地時疏 大舉遠洋遠地長途運輸 種種違反自然的食品工業 歷歷令人憂心。

話題延伸到最近閱讀的 “Animal, Vegetable, Miracle: A Year of Food Life” 中文書名 “自耕自食 奇蹟的一年” 作家 Barbara Kingsolver 一家人從乾旱不雨 萬物不生 所有食物連飲水都需仰賴外地運送的亞力桑那州遷回維吉尼亞的農地 自耕自食自給自足的生活記錄 農場上按季節播種收成 冬季就食用根莖類菜蔬和夏日預先 canning 或腌漬的存貨 總之一切產自local

其實自古以來 人類都是如此靠天靠地吃飯 許多鄉下城市仍是如此 工業革命改變了農業 速食文化和便利的要求改變了飲食 但也破壞了我們的環境和健康。幸而愈來愈多的人覺醒 也從自身飲食行為改變來扭轉這股強大的惡勢。我雖沒有綠手指 至少可以選擇冬天不買遠從南美來的夏季水果。

我不排斥肉食 但是將草食性的牛硬要用玉米急速灌大 再用大量抗生素壓抑牛隻胃腸無法消化產生的疾病 這樣的肉食如何滋養身體 如果大家都只買 grass fed beef 或許可以逐漸改變畜牧生態 當然另一個阻力將是成本的提升。昨晚一個電視訪談節目也談到了低收入家庭面對食物的無奈。在有機水果和填飽一家人肚子的麥當勞漢堡之間 他們只能選擇後者。

熱烈討論了兩個鐘頭 姊姊端出餐後 cheese & fruit plate,我們驗查出處 cheese 來自本地的 Cowgirl Creamery, 水果也是以提供完整福利不剝削墨西哥農工的臨近農場產品 個人的影響力雖然有限 希望這波食物革命的倡導 涓滴終可匯成溪河


2010年1月18日 星期一

高科技愛人


收到友人轉寄來的訊息 第一代女機器人伴侶 Roxxxy 終于問世 真人尺寸 5' 7" 高 120 磅重 怎麼和我的尺寸類似 :) 幾可亂真的膚色肉質 而且是個可人兒 善體人意 可以和你討論足球 賽車任何你有興趣的話題 對你的肌膚觸摸作出回應 甚至睡覺時打鼾 仿人體的骨骼架構 肢體動作完全逼真 只是不能站起來行走。

定購 Roxxxy時 可以 custom order 種族 膚色 髮色 胸部尺寸 而且具備五種個性 外向冒險 害羞保守 天真可愛 具有母性喜歡照顧人 或是狂放火辣

看到這則訊息 我的第一個反應是 Why? 試圖理解什麼樣的男人在何種情況下願意選擇與一個機器人發展親密關係? 在這個人與人之間日益疏離的世界裡 我們真的需要用 robot 來填補空虛? 寧願有個虛擬的戀人 怕受傷怕被拒絕?

既然有這樣的商品研發 想必有相應的市場需求 背後的推手強調 Roxxxy不是用在單純的 “娛樂” 活動 因為她有自己的個性 懂得傾聽 可以幫助有機能障礙的男性恢復信心 或者在沒有風險的情況下大膽嘗試

從另一個角度看我也是這波趨勢的共犯 筆記電腦已是生活裡不可欠缺的伴侶 藉著它打網路電話 郵件往返 和部落格的主人們聯誼 經營自己部落格獨白 訂機票旅館安排行程 找尋食譜 網購全世界的商品 從youtube 上學打毛衣 聽 podcast 學習新知 我可以整天不出門也不愁無聊 Macbook 是我的另類 Roxxxy

很遺憾售價 $7000 - $9000 的 Roxxxy 除了上床 聊天 不能打掃做家務 否則我挺願意投資這麼一個廉價女工

P.S. Male version is in the planning

2009年10月23日 星期五

Travel Companion


結伴旅遊是門藝術 不能隨意組合 也是對友情和愛情的終極考驗。

同行的人除了志趣活動相投 飲食喜好類似 體力作息要能配合 節奏步調也得一致。年少時和老姊去倫敦 我久聞大英博物館盛名很想去見識一回 不過她是蜈蚣轉世 每天哄我 “我們先一起去逛鞋店 明天再去博物館” 結果捧回一堆鞋子 到離去都未踏進博物館。

在游輪上結識一對同性戀伴侶 也許知道我們來自舊金山 對同志們有較多的包容和接受度 經常找我們閑聊 S動過兩次髖骨手術 本來沒事旅途中突然行動不利落 每天能活動的時間有限 經常要停下休息 儘管 K 很健朗 也想和我們一起出遊 但也只有無奈的回到房間打烊. 他們在一起已經22年 K玩笑說以 gay year 乘以7 來說算是很長了。

我和 R平時各忙各不常膩在一起 見面時他配合度極高 我度量算大 雞毛蒜皮事很少上心 倒也相安無事。旅途中卻因飲食文化之事發生過一次不快。話說我們到了烏克蘭的濱海城市 Yalta,他 一心要去吃 Pizza 我覺得奇怪 到了異地不去嚐鮮 去吃什麼 Pizza 何況又不是義大利。後來想想 不過是一頓飯也沒太堅持。 找了一間看起來十分像樣的義大利餐廳 他高興得點了 Pizza 和礦泉水 我點了 risotto 和鮮榨果汁。菜一端上我就一肚子氣 怎麼看都不是 risotto 飯粒泡在油裡 粗斬的雞塊老的像嚼柴木 而且死鹹簡直無法入口。鹹到受不了想喝口水 R竟然猶豫的說 "如果你喝了我的水 我自己就不夠了"。我氣得大怒 "不夠再叫一瓶就是了嘛 如果連一口水都不能分享 我還指望你日後逃難時與我共患難?" (他不解沒事幹嘛逃難?)

他努力道歉解釋 從小母親的教誨就是吃多少喝多少就點多少 他們的文化裡沒有我們亞洲人大家吃合菜一起分食的習慣。 想到有時在中餐館用餐 只見有些桌的洋人 每人點一盤完全相同的炒飯 各吃各的實在無趣。

R是個新聞人替紐約時報撰文 可想而知他這人凡事有意見而且不平則鳴。我承認我比較鄉愿明哲保身 不會無事攬事上身。最惱人的是他在外經常要主持正義 維持秩序。在巴黎塞納河堤下本來是浪漫的散步 他非要攔下快速駕車的司機 耳提面命告誡不應該在行人走動的堤岸如此行駛。 所幸沒遇上義大利黑手黨 否則兩人小命有可能不保。 近來俄國暴發戶激增也經常外出旅遊 但是態度惡劣傲慢 所到之處聲名狼藉 也沒有排隊的習慣。R仗著曾在莫斯科住了四年 又開始用俄文教訓人 還好這些人聽到鄉音沒太和他過不去。

來自不同環境家庭的人 總有許多的磨合。只要價值觀沒有太大偏差 給對方一些空間 各自退讓一步 倒也不用為了小事壞了玩興。 不過下次我也不分我的酒給他喝 看他甚麼感受 :)



2009年9月6日 星期日

無奈


地鐵上 對面坐著一位衣著入時的女子 全身從頭到腳裝扮的無懈可擊。黑白灰三色巧妙的混搭 從眼鏡 飾物 披肩 皮包 皮鞋 都是當季流行頂尖的精品。不知為何整體上總讓人覺得有些勉強和遺憾。

細究起來也許是上了年紀 精緻的粉妝下 臉頰已經鬆垮下墜,走樣的身材也把緞質灰裙撐得擴散。反觀她斜後方一名妙齡女子 脂粉未施 最普通不過的白恤衫 牛仔褲 卻是關不住的逼人青春 讓人忍不住多看兩眼。世事總是如此難以兩全 有身材容貌的時候穿不起好衣裳 買得起精品時 腰線也沒了 What an irony!

事業成功的友人 S 說 年輕時怎麼吃也吃不胖 怎麼吃也吃不飽 就是口袋裡沒錢,現在他可以走進全世界任何一家餐廳 點叫菜單上任何一道菜 但是腸胃卻不勝負荷了。

想到另一個有趣的現象 君不見開寶時捷敞篷車的男士 多是拉起中老年危機警報的禿頭凸肚佬。有本錢耍帥的年輕俊男倒是每天焦頭爛額忙著還不完的卡債。

母親的朋友好不容易盼到退休 孩子拉拔大了,終於可以全力追求擱置了半輩子的音樂事業,還來不及喘口氣 一場急來的癌症把命奪去。  

及時行樂?不讓青春留白?莫待無花空折枝? 我沒有答案 也無力抵擋歲月硬強留下的沈澱物和侵蝕。 也許就只能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盡情揮灑吧! 





2009年8月29日 星期六

閒聊八卦


這幾天不小心看到一則娛樂新聞 香港某天王的地下情終於公開 鬧得沸沸揚揚。為甚麼身為所謂的偶像 就需要隱藏戀情 in the first place 我實在不認同也沒興趣深究。 整件事比較讓我感慨的是這位男主角的前女友,事隔20餘年竟然還沒完全釋懷。

尤其讓我震驚的事 此女宣稱和天王分手後 重度憂鬱了15年 也因此至今無法敞開心門相信男人 接受新戀情擁有正常的關係。真有必要為了一段逝去的感情或者不珍惜妳的男人折磨自己虛擲多年青春嗎? 這不是擺明了自己的人生和幸福必需該由另一個人負責。種種的不幸都是因為對方的不是而不是自己的選擇和態度。

除了極少數幸運者 大部分的人大概都曾在感情路上跌跌撞撞受過傷害。悲痛療傷自是難免也有其必要。如果一直耽溺是不是替自己的頹喪找藉口開脫。還不如把這股時間精神投資在自己身上 再重新出發 天涯何處無芳草 After all living well is the best revenge

聯想到一個朋友的哥哥已經步入中年 至今仍在怨怪他的父母當年沒有替他買書桌 因此在學校無法得到好成績 不能進入名校 因此沒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害他庸碌終身。即便有幾分事實 但是一直怨你的父母能改變現狀嗎?

17歲時第一次嚐到失戀 我傷心透了 覺得必須用絕食才足以表達痛苦,結果才餓了自己半天  好友打電話勸說邀約 我立刻投降一起去吃了塊奶油蛋糕。痛歸痛甜點還是要吃 。

有一回情傷 回家向父親告狀 他輕鬆的說“你說的是 104 嗎?” 

“什麼104?” 

“我給他編號 104, 下一個追求者就是 105

我抱怨對方沒擔當無法承受家人逼他和我分手的壓力。 父親沒像這位天王前女友的母親跳出來大罵 只閒閒的問 “那你有沒有謝謝人家?”  甚麼!!還要我謝人家?

父親沒多著墨 我也沒多問 只覺得那片烏雲好像透了點光, 107 也許會更好,謝謝曾經愛我 謝謝這些試煉 謝謝讓我學習包容......